Wednesday, April 22, 2009

幼兒潛能課程 (第一課) - 家長及導師會議

經過同事極力推薦&一班媽媽經驗分享下, mama 替彤彤報讀了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下 "親職教育中心" 所舉辦的 "幼兒潛能訓練課程" 經過遞表和抽籤後, 我們幸運地抽中了


在正式讓我們的孩子上課前, 他們先讓家長上第一堂 - "家長及導師會議" 和 "如何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 家長講座. 目的是讓家長與導師會面, 了解幼潛課程及分享有關孩子成長特性和輔助孩子投入活動的技巧




今堂主要比家長認識下:


1) 機構歷史


2) 家長對課程期望 -- "親職"



所謂 "親職" = 父母親職責教育中心, 其實中心嘅教育對象是父母, 不是孩子, 正如 "親職教育中心" 負責人廖太所講, 父母親才是孩子最親近嘅老師, 佢哋兩歲前係靠 "模仿" 來學習, 課程係教導父母怎麼誘發幼童學習, 了解佢學習能力, 因為能力係因人而異, 千萬別比較, 我們並不是發掘 "尖子"



最重要是對孩子: 觀察,留意和耐性. 我們家長要包容和建立孩子的信心, 適當的鼓勵和讚美可以誘發學習, 家長要 enjoy 同投入, 才可感染孩子



3) 上課注意事項



例如風暴及暴雨安排, 家長和孩子要着襪, 上課前家長和孩子都要作體溫量度記錄, 第一堂與最後一堂才可以拍攝留念, 點解? 因為在課堂進行中拍攝不但會影響孩子情緒, 仲會令佢哋分心. 如果家長都唔聽指引, 又點可以做榜樣希望孩子服從 ee 指令呢 ?

    

4) 教個位郭ee講下上堂流程



郭ee 係社會福利處社工, 有幼兒教育服務多年經驗, 仲係感觀治療師, 其間親述好多佢觀察下發現嘅有問題幼兒作出及早治療 (例如 : 自閉症, 讀寫障礙, etc)



有 9 堂課堂, 每堂有 3 個活動, 包括大小肌肉訓練, 手眼協調能力, 社交自理能力, 聽從指示, 情緒和語言方面的能力. 郭ee 建議, 每節課程可以早五分鐘前到達, 讓孩子熟習環境, 開始時有十分鐘時間玩玩具 warm up 下情緒, 然後唱歡迎歌才開始活動, 最後的十分鐘老師會解釋當日遊戲的目的和訓練技巧



其間老師會個別觀察孩子參與活動的情況, 再給家長適當的指引, 幫助孩子發展潛能



最後 1 堂作評估, 會運用之前其中3 個活動作評估, 最重要同家長互相溝通, 了解孩子進度, 評估報告會之後郵寄給家長



係 郭ee 介紹下, mama 仲報了 "幼兒樂園", 係專為一歲九個月未上學幼童學習自理, 雖然係 waiting list, 不過仲有排先到 Sept, 希望可以繼續參與呢種課程



好期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