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7, 2009

mama 抱病嘅 week

mama 自上星期五患上重感冒, 彤彤同 mama 係今個 week 嘅交流少了, 好彩佢愈大愈生性, 肯痴爹爹, 所以可以 offload mama 好多重擔, 多謝你 ar 乖女... (如果 papa 可以照顧埋彤彤 bathing & feeding 就更好了...)









彤彤, 到 !!!

Saturday, April 25, 2009

黃色暴雨下的 interview

星期六的一個早上, 彤彤竟然要趕付兩個 interview...


第一個是 09:15 在 Funful Kindergarden, 地點係九龍塘對衡道, 橫風橫雨下乘的士到達現場, 確實有些殘舊, 可能是後補面試的關係, 只係在室內 playground 隔離臨時放置兩張枱, 幾張凳便是了, 又可能是太早的關係, 校方人手安排有點混亂, 最後在 "好求其" 下問了彤彤幾個問題, 便安排參觀校舍, 參觀完畢我讓彤彤在 playground 玩了一陣子, 再觀察其他小朋友 interview 情況, 果然後來嘅 interview, 各有一位外籍老師, 一位本地老師參與, 發問內容都比較多同長, 唔知彤彤咁 "求其" 嘅 interview 是幸運定不幸運, 點都好, 要等一個月才會收到 interview 結果, 通知下一步, 不過, 呢間學校雖然標榜 IB (課程與國際教育接軌,採用 IBO 國際文憑組織的IB 國際文憑課程。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體系,突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以啟法式?磚引玉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及創造性思維。IB教育是學什麼用什麼,而非傳統應試教育的考什麼學什麼) 但我對佢哋嘅信心不大, 好似好 "兒戲"


在下一個 interview 之前, 抱病嘅 mama & 彤彤往城大醫務所走了一轉, 因為 mama 患上重感冒 (不是豬流感, 不用驚 !!!), 彤彤仲有小小 running nose, 睇完醫生, 食咗藥小休一陣子再戰下場...


第二個是 11:50 在 Think Kindergarden, 地點係界限街, 正值黃雨, 但校方仍然繼續安排interview , 一入校門, 有兩位老師笑咪咪用普通話歡迎我們, 好彩 mama papa d "煲冬瓜" 還可以, 接着見到一個 "報到處", 點名下先知道 mama 漏了交針咭影印本, hee...hee... 跟着被安排到 "等候室", 有數個家庭在等候接見, 有好多玩具比小朋友玩, relax 下, warm up 下情緒, 玩到咁上下, 有位老師叫彤彤嘅名字, 我們便進入 "會面室", 裡面分了四張枱, 分別有四位老師在進行面試, 接見我們個位老師頭髮長長, 眼仔大大, 好靚女 ar... 她在枱面上放了一張 form 寫着 (16-18 months), 後來 papa 注意到唔同年齡嘅小朋友用唔同 form, 當然都採取唔同嘅面試題目, 彤彤所應付嘅題目如下 :


1. 老師叫佢名字, 同老師打招呼 (彤彤揮手同老師打招呼, 還遞手同老師 shake hand)


2. 老師問佢我哋是誰, 佢轉向我答 mama, 轉向老公果邊答 "爹爹"


3. 老師攞出三個水果, 分別係 apple, grape & orange, 叫彤彤比唔同水果比老師, 首先係橙 (結果彤彤一手搶去 orange, 唔肯比番老師, 因為似 ball ball, 係佢近排至愛) ,老師再問蘋果 (彤彤竟然可以辨認到果個極唔似 apple 嘅物體, haha~~~ papa 笑說因為彤彤已手持 orange, 只有 1/2 機會, 睇嚟佢係 "撞彩" ) 跟住老師再問提子 (彤彤又再一次比啱, kaka~~) 最後老師叫彤彤比橙橙, 佢當然唔肯, 跟住 mama 話有其他玩具交換, 同橙橙講 bye bye, 佢就好願意放手, 仲用 bye bye 手同 orange say goodbye, 老師都讚佢乖, haha


4. 老師又攞出一隻匙更, 一隻柸, 一個 mini bottle, 彤彤第一時間攞匙更, 放入水柸內 "不不", 然後老師用 mini bottle 扮倒水, 叫彤彤飲水, 佢拿住隻柸係咁玩, 到 mama 叫佢 "hmm", 佢先放柸柸埋咀到, 老師又叫佢比 mama 飲, 佢又真係好乖咁比 mama, 到 papa, 始終都唔肯, 可能 papa 欠缺彤彤飲食方面嘅照顧, 所以彤彤都唔會同 papa 有交流


5. 老師攞出一張畫紙, 上面有一個大蘋果, 可惜沒有顏色, 然後再比彤彤一枝 crayon, 指示彤彤用蠟筆填色, 其實塗鴉係佢強項, 只係是否在老師指定嘅位置上填色罷了


整體嚟講彤彤嘅表現都唔錯, 因為面試時間比較晏, 大小姐已經回魂, 同早上未瞓醒豬下豬下嘅表現簡直判惹兩人, 只可惜 Think 嘅 interview 都係 waiting list, 點都好, 叫做試咗, 免得後悔, 面試結果要 5 月中通知, mama 對 Think 嘅感覺好 d, 因為比較 systematic 同 well organized, 會 base on 唔同年齡作出唔同對策, 雖然校方要付出更多時間去作出安排, 但這樣先睇出對教育嘅誠意, 唔係為收生而收生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幼兒潛能課程 (第一課) - 家長及導師會議

經過同事極力推薦&一班媽媽經驗分享下, mama 替彤彤報讀了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下 "親職教育中心" 所舉辦的 "幼兒潛能訓練課程" 經過遞表和抽籤後, 我們幸運地抽中了


在正式讓我們的孩子上課前, 他們先讓家長上第一堂 - "家長及導師會議" 和 "如何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 家長講座. 目的是讓家長與導師會面, 了解幼潛課程及分享有關孩子成長特性和輔助孩子投入活動的技巧




今堂主要比家長認識下:


1) 機構歷史


2) 家長對課程期望 -- "親職"



所謂 "親職" = 父母親職責教育中心, 其實中心嘅教育對象是父母, 不是孩子, 正如 "親職教育中心" 負責人廖太所講, 父母親才是孩子最親近嘅老師, 佢哋兩歲前係靠 "模仿" 來學習, 課程係教導父母怎麼誘發幼童學習, 了解佢學習能力, 因為能力係因人而異, 千萬別比較, 我們並不是發掘 "尖子"



最重要是對孩子: 觀察,留意和耐性. 我們家長要包容和建立孩子的信心, 適當的鼓勵和讚美可以誘發學習, 家長要 enjoy 同投入, 才可感染孩子



3) 上課注意事項



例如風暴及暴雨安排, 家長和孩子要着襪, 上課前家長和孩子都要作體溫量度記錄, 第一堂與最後一堂才可以拍攝留念, 點解? 因為在課堂進行中拍攝不但會影響孩子情緒, 仲會令佢哋分心. 如果家長都唔聽指引, 又點可以做榜樣希望孩子服從 ee 指令呢 ?

    

4) 教個位郭ee講下上堂流程



郭ee 係社會福利處社工, 有幼兒教育服務多年經驗, 仲係感觀治療師, 其間親述好多佢觀察下發現嘅有問題幼兒作出及早治療 (例如 : 自閉症, 讀寫障礙, etc)



有 9 堂課堂, 每堂有 3 個活動, 包括大小肌肉訓練, 手眼協調能力, 社交自理能力, 聽從指示, 情緒和語言方面的能力. 郭ee 建議, 每節課程可以早五分鐘前到達, 讓孩子熟習環境, 開始時有十分鐘時間玩玩具 warm up 下情緒, 然後唱歡迎歌才開始活動, 最後的十分鐘老師會解釋當日遊戲的目的和訓練技巧



其間老師會個別觀察孩子參與活動的情況, 再給家長適當的指引, 幫助孩子發展潛能



最後 1 堂作評估, 會運用之前其中3 個活動作評估, 最重要同家長互相溝通, 了解孩子進度, 評估報告會之後郵寄給家長



係 郭ee 介紹下, mama 仲報了 "幼兒樂園", 係專為一歲九個月未上學幼童學習自理, 雖然係 waiting list, 不過仲有排先到 Sept, 希望可以繼續參與呢種課程



好期待...




Sunday, April 19, 2009

玩具篇

彤彤似足 mama, 係貪靚鬼一名, 學人攞手袋個樣好鬼 "八妹仔"












papa 買了 baby 廁板比佢, 係佢最 like 嘅 Winnie the Pooh

唔知幾時佢識自己去 wee wee 同 poo poo 呢 ?












mama 仲氹到 papa 買新嘅 ball ball 比彤彤, 有100 個咁多 ar, 呢雲個 ball ball 池好滿 lor ~~








Saturday, April 18, 2009

覺覺豬之前的歡樂時光

好多人都知彤彤係夜鬼, 平時一般要 12點幾先肯瞓, 好多人都教我熄晒燈, 都係冇用 !!!
因為佢已經係佢 mama 個肚內習慣了夜瞓, sigh... 

所以唯有用活動令佢體力消耗, 攰了便自動自覺去瞓 Zzz... 

以下係覺覺豬之前同 mama papa 玩樂的歡樂時光 
























小小廚師帽

今次 "齊來做手工" 環節做 "小小廚師帽", 除咗運用之前劃 circle 嘅技巧之外, 今次仲學識 meet meet meet, 要雙手 meet 棉花, 然後痴上去做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