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樽含化學物質或致癌惹關注
(星島) 04月 16日 星期三 02:21PM
美國 政府確認,一些食物和飲品的包裝,包括嬰兒奶樽內所含的化學物質「雙酚A」(BPA),如果人體長期接觸和吸收,可能會引致早熟,甚至會引起前列腺癌和乳癌 。國會內的民主黨 議員要求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檢討現行政策,重新考慮在很多兒童和嬰兒產品內都發現的BPA是否安全。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旗下的國家毒理學計畫部門,早已對這種化學物質進行研究,並草擬過一份初步的研究報告,指「雙酚A」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美國政府今次只是確認這個研究結果,並作出更詳細的解釋,而民主黨國會議員以這項發現作為基礎,要求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檢討現行政策。 很多嬰兒用的奶樽和奶粉罐的塑膠邊,都含有「雙酚A」。國家毒理學計畫部門指出,這種化學物質對胎兒、嬰兒和小童的神經系統和行為,會造成甚麼影響,令人感到關注。它可能會導致女性過早出現青春期的徵兆,也可能會對前列腺或乳腺造成影響。
>>>>>>>>>>>>>>>>>>>>>>>>>>>>>>>>>>>>>>>>>>>>>>>>>>>>>
名牌奶樽含可致癌物港有售
「雙酚A」對幼兒潛伏危險
(明報網站) 文章日期:2007年3月3日
【明報專訊】美國環保組織化驗當地5款暢銷的名牌膠奶樽,發現全部含有可能致癌化學物「雙酚A」,動物實驗顯示此物質可影響生殖系統和荷爾蒙
上述奶樽的本港代理均強調產品通過安全測試,之前亦未獲有關英美廠方知會事件,現正積極聯絡了解,暫未有任何退貨、回收安排。其餘一款Evenflo問題奶樽,其美國母公司網頁顯示產品在本港有售,但本報則未能找到有關本港代理資料。
港代理﹕未有回收安排
美國加州環境研究政策中心及一所獨立實驗室,抽驗當地5款暢銷膠奶樽,結果發現全部含可能致癌物「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含量水平由4.58至10.07ppb不等。研究報告指,老鼠實驗顯示BPA可影響生殖系統,屬可能致癌物質,甚至可致肥胖
中大生化系教授何永成指出,其實BPA在很多塑膠物料、樹脂也有少量,用以殺真菌的藥物也是以BPA製造,故關鍵是若含量濃度高才可能對身體有害,但因幼兒更屬「敏感」一族,故值得關注(見另稿)。由於此物質可透過高溫,如煮沸消毒奶樽和以奶樽盛熱水時從塑膠中釋出,故何永成建議家長,若真的很擔心膠奶樽對子女健康有影響,可改用玻璃奶樽,因玻璃的化學物質穩定性較高。
消費者委員會對毒奶樽問題極表關注,將仔細了解有關研究報告,並會和海關聯絡與之配合,就本港市面膠奶樽進行測試。兒科專科醫生則指,由於單是清洗奶樽並不能清除BPA,故家長選擇奶樽應加倍注意用料。
其實好多人都用膠樽...係咪真係會咁大件事呢?我本來係2樣都有用,但一向都用玻璃奶樽多一點,現在見到咁,我會盡量唔用膠樽
ReplyDelete[版主回覆04/25/2008 01:39:00]agree, 其實我哋都係用膠樽飲奶大啦, 我哋都冇問題, rite?